城,所以盛民也。城市是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精神风貌集中展示的窗口和名片。让城市生活更美好,需要尽心尽责的“大管家”。
作为中国第一家A股上市的城乡公用事业服务企业,侨银股份运营的城市大管家项目成绩早已获得市场认可,“每到一城 美一城”的宣传口号深入人心。
年报显示,2022年侨银股份中标多个亿级城市大管家项目,位居行业前列。中标的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城乡物业服务项目、湖南省怀化市靖州县环卫保洁市场化项目、南昌市红谷滩区沙井及卫东片区部分区域“三合一”养护市场化服务项目等均为典型的城市大管家项目。
据悉,公司积极发挥“城市大管家”优势,落实精细化服务、科学化管理,不断提升城市品质,补城市管理短板,推动实现“一家管、全覆盖”。同时,加大智能化管理和新型设备的投入,实现跨域多维的“大城智管、大城细管”的新型智慧城市综合服务体,已助力58个城市成功“创文”“创卫”。
侨银股份的成功与越来越重视城市治理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国家发展改革委《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中,在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方面,提出重点抓好超大特大城市和县城“一大一小”发展;在都市圈建设方面,首次提出要建立省级统筹、中心城市牵头、周边城市协同的都市圈同城化推进机制。
这意味着城市综合治理的要求发生了变化。
过去的城市综合治理中,服务是第一位,这使得大多数中标项目的企业只注重服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发展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受困于经费,经济压力与日俱增,通过城镇化的管理服务,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和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的发展结构越加得到重视。
“服务第一”仅仅是基础要求,城市资产需要被盘活,从而实现造血功能。这要求企业需要具备经营思维,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让中标项目尽快实现“自给自足”。
在现代城市综合治理中,“经营”被提升至与“服务”同一级别的高度。这需要企业在运营项目的时候,既要做好服务,又要做好经营。作为城市管理服务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侨银股份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将“经营”思维融入城市治理服务中,结合过去经验迅速落地实践。
“城市”激活城市“造血功能”
二十多年来,侨银股份一直默默耕耘在城市服务一线,积累下不少实践经验,同时也深刻地洞察到当前基层社会治理的痛点难点。
在社会转型期中,过去的城市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粗放、体系不完善,导致管理效率较低。此外,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形式和内容发生变化,原有社区制度在管理主体和管理方式两方面均出现不适应。老旧小区、无主小区的基础设施陈旧、绿化缺失,难以满足新时代人民生活需求和持续发展的活力业态,但服务成本高使得物业入驻管理较难,小型的企业更难以一次性满足多项需求。
针对多项治理痛点,2022年,侨银股份进行“城市大管家”战略升级,将“城市服务”的核心概念进一步延伸至“全区域”“全周期”和“全要素”,“城市”全域综合治理模式由此诞生。六大核心功能模块包括“基层红色阵地”“柔性治理”“公共服务”“微改造”“特色经营”以及“无废低碳”,融合政府、社会、市民力量形成合力,切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与“城市大管家”战略不同的是,“城市”在原有的基础上强化了管理、经营和更新的概念,并引入了“基层治理”和“无废低碳”的理念,完全打通社会基层治理下多个细分领域之间的沟壑,将“城市服务”的标准再度拔高,实现从服务城市、管理城市到经营城市的的迭代升级。
据了解,侨银股份“城市”的运营模式包含三项核心要点。一是“融合”:肥瘦搭配,推进政府公益性公共服务治理与区域经营性产业项目有机融合。二是“一体”:由一个市场主体统筹实施,作为整体项目一体化推进,建设运维一体化实施。三是“反哺”:在项目边界范围内力争实现项目整体收益与成本平衡,减少政府资金投入。
通过提高统筹资源、整合资源、优化资源能力,激活城市“造血功能”,使得城镇建设由依赖政府输血向具有自身造血功能转变,将城镇发展成一个能够“自我造血”“自我演进”的有机体,而不需要依靠政府源源不断地输血。
为助力盘活城市资产,发挥城市资源最大经济效益,有效聚集资金,提升城市功能并提高城市竞争力,侨银股份将综合利用已进入的26个省100多个城市400多个城市服务项目,围绕人居环境综合提升核心战略,聚焦城市管理一体化,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利用侨银品牌规模优势、资金优势、全域综合治理优势、项目运营管理优势、技术优势、团队管理优势等6大核心优势,对合作城市项目的各种资源深入经营,致力于改善城乡环境、升级城市名片、推动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年报显示,侨银股份“城市”代表项目——广州市白云区马岗项目与五龙岗项目,均是以公司专业的环卫服务为切入点,以“数字+”赋能整合片区多方面管理服务事项,形成全域治理服务模式。
优秀代表项目成绩渐显
“‘城市’是侨银股份的一个子品牌,核心是城市的全域综合治理。”侨银股份广清大区总经理罗勇介绍称,侨银股份从城乡环卫一体化再到城市大管家,再到“城市”治理模式,这样的一条发展路径实际上也体现了中国城市的不断转型与升级。
陈俊明是白云区马岗村项目的负责人。他表示,侨银股份坚持“一村一策”“一区一策”,将政府想要解决的公共服务难点解决掉。“我们的队伍进村之后会研究这个地方的公共闲置资产是什么?有些是村民认为废弃的、租不出去的,但有时候在我们眼里就是好东西,我们可以把城市经营的东西装进去,把它经营起来。”
陈俊明和团队从细微处解决马岗村村民的日常需求。充电问题是每一个城中村都广泛存在的问题。在马岗村中,村民出入也主要依靠两轮电动车。基于此,侨银股份为马岗村建设了一定数量的充电桩并配置了遮雨棚,在每一个小型充电站内还设置有广告牌,一方面为村民提供充电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广告业务增加充电站的盈利能力。
“城中村每个区域都有需要解决的难点、痛点,比如马岗村要解决统租统管、来穗人员的问题,重点是要有社会资金进入、专业团队来运营。”陈俊明说。
陈俊明介绍了马岗村如何解决统租统管问题的细节。马岗村面积0.35平方公里,共有出租屋6530套。侨银股份在马岗村设立了服务站,通过设计出租屋样板间,让房东们了解统租统管的便利性。
在马岗村服务站的其中一间统租统管样板房内,房东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侨银股份会如何设计改造出租屋。样板房的面积有90平方米,装修以现代简约风格为主,配置了桌子、沙发、热水器等基础电器设施,可以满足一个家庭内不同年龄段成员的需求。
在样板房中,侨银股份将不同面积的出租屋配置标准及租金、装修成本等一一列出,让来参观的房东可以一目了然、自由选择。而服务站对面的墙壁上是“马岗村放心出租屋信息栏”。信息栏上的房源出租信息,从地址、面积到价格一应俱全。
解决了统租统管的问题,侨银股份不忘提高马岗村项目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当前,马岗联社辖内已建立起信息化指挥调度中心,车辆出入、人员出入、警示事件等都会在调度中心的大屏幕上展示。此外,侨银股份还在马岗村安装了智能环保回收小屋、一体化无废智慧公厕和自消化式化粪池处理器。这一系列的无废智能设备让马岗社区初步实现了智慧管理,并且逐步迈向智能化无废社区。
解决马岗村痛点难点问题,依靠的是侨银股份的专业化团队。“侨银股份的特点是有一群喜欢动脑筋的人和一群能够将想法落地的人。”罗勇说。
侨银股份的城市模式推出后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其中,白云区马岗村城中村治理项目已入选E20环境平台城市服务领域示范案例,并获得第五届2022“致敬绣花精神寻找新时代榜样”活动的“城市更新优秀奖”。
城市模式的成功落地,对侨银股份的业绩也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22年,侨银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9.55亿元,同比增长18.70%;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5亿元,同比增长23.30%;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68.81亿元,较期初增长21.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9.14亿元,较期初增长16.67%。
2023年一季度,侨银股份业绩持续增长。一季报显示,侨银股份实现营业收入9.83亿元,同比增长5.53%;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37.60%。
对于城市管理服务企业而言,业绩增长是企业系统化运营项目的实力体现。在绿色发展、“双碳”战略等国家发展大局下,侨银股份也不断深化可持续发展管理。公司在董事会层面设立ESG工作小组,连续两年发布ESG报告;坚持绿色采购,推动环卫作业装备新能源化;构建绿色循环再生产业链,目前已实现污水处理厂园区废水零排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置等。
随着侨银股份业务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实力的增强,公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2022年,公司连续六年荣膺“环卫十大影响力企业”,上榜“2022年中国环境企业50强”,荣获第七届广东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并获得“第十二届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最具社会责任上市公司”“第十六届中国上市公司价值评选中国上市公司ESG百强”等奖项,行业地位进一步凸显。
作为全国运营服务100多个城市的“城市管家”,侨银股份发挥上市公司自身资源,整合能力穿针引线,自上而下对若干城市服务项目进行统筹运营管理,实现公共服务降本提质。而“城市”、行业龙头背景以及与多地政府长期合作形成的良好政企关系,也为侨银股份在城市服务蓝海带来独特的竞争优势。
截至目前,侨银股份助力58个城市成功“创文”“创卫”,服务范围涵盖城乡环境一体化服务、环卫工程建设、垃圾分类、市政管养、园林绿化养护、城市微改造等业务,满足城市治理与人民生活服务的多面需求。
据了解,侨银股份业务版图包括物业、综合能源、城市片区建设策划、产业金融及智慧城市多个板块,涵盖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公司将新成立产融公司,除公共服务外,努力为合作区域获取投融资和产业资源导入。这将使得侨银股份在现代城市综合治理中具备多产业资源的协同优势,从而更容易帮助政府将项目“经营”起来、实现造血功能。
细微之处见真章。侨银股份“城市”全域综合治理服务模式从城市的每一处细节中着手,通过“服务”与“经营”的有机结合,为超大城市治理构筑起“硬核”支撑,进一步服务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