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自主研发制造的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亮相后火爆出圈。该项目科研团队负责人白越21日在长春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整个研发过程历时15年,可谓“十年磨一剑”,如今订单激增,正加快量产。
这款无人机采用全球首创的“双飞翼+多旋翼”气动布局,可实现竖直状态下的垂直起降,起飞后又可以正常平飞。它主要以新能源锂电池为动力,旋翼垂直起飞时会提供向上的抬升力,转为平飞后,旋翼则转为水平推力,如此一来,气动效率变高了,飞行时间也变长了。
白越介绍,跑道就像是拴住飞机的绳子,极大地限制了其使用上的便利性,垂直起降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对比常规的固定翼飞机,该无人机占地面积更小,对比多旋翼飞机,它的续航能力更强,可以完成更长时间的监视和侦察任务。
白越留学归国后,于2009年开始自主研发无人机,科研团队逐渐壮大到36人。目前,他们掌握了从驱动系统、传感器数据融合、飞控系统及算法等全技术链路,创新性地实现了无人机在零下40℃、海拔5500米,以及在七级强风中正常起降飞行的多项无人机性能极限。
近年来,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吉林一直在为振兴发展寻找新动能,在无人机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吉林也在积极布局,并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2021年,白越率队成立了长春长光博翔无人机有限公司,从事无人机整机研发和生产制造。
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可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电力和能源巡检、公安警用、农林业监测、测绘等多种长距离任务需求。白越介绍,该公司每年可生产制造3000架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目前订单和意向客户都很多。“我们这个产品是目前中国无人机市场的一个很好补充,市场前景非常好。”
白越表示,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零部件基本都来自吉林当地。比如,制造机身的碳纤维就是吉林化纤生产的。另外,当地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成熟的产业工人,也为无人机快速实现量产提供了巨大助力。
白越认为,目前,中国无人机产业发展成规模成体系的主要有广东深圳、四川成都及京津冀地区,但整体上中国无人机市场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吉林具备先天条件,也有后发优势,未来非常有可能成为中国无人机产业发展的第四极。